脆皮豬是一種隱藏在市集的小吃,尤其現在市面上兩款大推的脆皮豬,分別是「有利脆皮豬」和「踏輕脆皮豬」,心裡真的超級期待!聽說這兩款都是目前大家爭相推薦的美食,而我,小玉,終於也有機會來親自品嚐了。每次看到網上的食評,我總是會好奇地想:這到底是什麼味道,能讓大家這麼瘋狂呢?

踏輕脆皮豬,這名稱就感覺很現代、很特別,讓我好奇它會帶來什麼不同的驚喜。而
有利脆皮豬,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傳統的味道,讓我想起小時候與家人聚餐時的溫馨時光。

總之,我真的超級興奮!不知道這兩款到底哪一個會更加打動我的味蕾呢?接下來的試吃之旅,我會用最真實的感受,告訴大家我的心得哦~期待我的分享,也期待這場味覺的盛宴!

什麼脆皮豬呢?

脆皮豬如何烤出絕佳的脆皮,坊間真的有各式各樣的說法,而大廚們大多也有著自己的獨門配方和烹調心法。不變的目標就是:如何讓豬皮的水分減到最低,確保膠原蛋白轉化且脂肪能適度流出,同時確保豬肉質地鮮嫩多汁。脆皮豬絕對是眾人的心頭好,每個人都期待那脆皮在咬下的瞬間,能發出令人滿足的咔嗞聲。

適量的鹽巴塗抹在豬皮上,的確可以幫助豬皮除去多餘的水分;而在豬皮上刻上刀痕,則可以促使水分和脂肪在烤制時更容易流出。有趣的古老技巧就是在脆皮豬上淋上些許的蒸餾水果酒(schnapps),據說其中的酒精成分有助於分解脂肪。

當脆皮豬烤制進入尾聲,真正決定其脆皮完美與否的,其實就是豬皮中所殘留的水分。這些微小的水分會停留在皮的表層,當水分開始蒸發時,便會形成那令人垂涎的小泡泡狀。要達到最佳的效果,建議利用已預熱的烤箱(180~200℃〔356~392℉〕)或僅用上層烤熱源,以輻射熱的方式均勻加熱豬皮。放置脆皮豬的時候,要確保其表面平坦,以確保受熱均勻,烤出的豬皮就會相當酥脆。

踏輕脆皮豬的試吃報告

有誰跟我一樣,吃肉是日常的小確幸嗎? 我不只是個肉食愛好者,我的舌頭還特別挑剔呢,吃肉的標準自然不能太低,不好吃的真的不想碰啊~

看韓劇的時候,那畫面上脆皮豬五花在烤盤上的滋滋聲總是讓人超級心動,但我更喜歡在家舒適的沙發上,邊吃飯邊看劇,這樣的吃飯氛圍餐廳是比不上的。

包裝衛生值得信賴

最近買了很多人都大力推薦的踏輕脆皮豬五花和踏輕霜降厚切豬,它的真空包裝看起來非常乾淨衛生,讓我一看就安心了,除了網購外,他們也有實體門市可以直接買喔。

踏輕脆皮豬VS新竹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品嚐脆皮豬:超認真介紹

小玉之前也試著做過脆皮燒肉,真的很麻煩,加上烤箱空間有限,就算只烤一條也要花兩三小時呢!所以當店家之前一度供不應求,我真的很能理解,因為烤箱的容量就那麼大,不可能隨便增加數量,過多的食材也可能會影響烤箱的溫度,進而影響食物的品質。所以小玉在這裡真心想對店家說,辛苦了。

踏輕脆皮豬VS新竹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品嚐脆皮豬:超認真介紹

踏輕脆皮豬口感說明

踏輕脆皮豬VS新竹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品嚐脆皮豬:超認真介紹

那脆皮豬的口感真的超讚,三層肉上的豬皮烤得超脆,尤其放在烤盤上烤的時候,我都忍不住邊切邊偷吃一小口,肉汁四溢真的讓人停不下來!這踏輕脆皮豬真的調味得太完美了,單吃就有炭烤的香氣和微微的甜味,而那層脆皮,咬下去的喀喀聲真的超治癒的,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老實說,單吃原味就已經很滿足了,但如果再搭配上那秘傳的香辣粉,真的是錦上添花!家裡的每個人都愛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那個讓人讚不絕口的脆皮,皮脆肉嫩,每一口都充滿了咬勁。

踏輕脆皮豬香料醃製真的很上手,肉質烤得外脆內嫩,外層的部分有時會稍微焦一些,但那是正常的哦!

醃製得很完美,完全沒有豬腥味,小玉非常喜歡!但如果你對於這些香料不太能接受,建議還是要考慮清楚再決定購買喔!

踏輕脆皮豬四大口味

踏輕脆皮豬VS新竹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品嚐脆皮豬:超認真介紹

柴燒脆皮豬(前腿)

柴燒脆皮豬的前腿部分就是非常大推的原味!吃一口,完全被那肉質偏瘦的細膩口感給迷住了。真的超級清爽,一點也不油膩!柴燒的香氣真的好獨特,每次吃都覺得像是在品味一場味蕾的音樂會呢~

踏輕脆皮豬VS新竹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品嚐脆皮豬:超認真介紹

柴燒脆皮豬(五花)

OMG!那個肥而不膩的感覺,搭配脆皮,簡直是味蕾的小天堂。每一口都像是在享受一場頂級的SPA,讓我完全停不下來!

踏輕脆皮豬VS新竹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品嚐脆皮豬:超認真介紹

柴燒孜然脆皮豬(五花)

加了孜然的風味真的太有異國風情了!孜然的香氣和柴燒五花肉真的是絕配,吃起來就像在遠方的異國旅行,每一口都超級有感覺~

踏輕脆皮豬VS新竹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品嚐脆皮豬:超認真介紹

柴燒咖哩脆皮豬(五花)

這款帶有印度咖哩風味的柴燒脆皮豬五花,咖哩的香濃搭配五花肉的滑嫩,每一口都像是在品味一場印度的風味冒險,如果喜歡挑戰不同的風味,這一個口味真的大推啊!

像小玉這樣的食愛者,居然能遇到這四款絕世美味的柴燒脆皮豬!從瘦身友善的前腿,到那滑嫩五花,再到帶有異國孜然和印度咖哩風情的五花肉,每一口都有它獨特的口感。

而最讓我心動的,除了那絕美的口感,還有它們超值的價位。對於我這種愛吃但又要精打細算的女生來說,真的是太完美了!

各位朋友啊,如果你們和小玉一樣愛好美食,真的不要錯過這踏輕脆皮豬的四大絕味啊!~ 💖🐷🍴

踏輕脆皮豬的門市位置

★遠東百貨-信義A13店★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

📍營業時間:平日11:00-21:30/假日:11:00-22:00

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HAIBAO

有利脆皮豬的試吃報告

《有利脆皮豬》真的是女孩們的小確幸啊~只要$100元到$500元都可以帶一點回家!

小玉一到店就二話不說直接掏出$200元,但在小玉看來,似乎還有點少哦XD。

光是外觀就已讓人心動到不行,真的是超級酥脆的樣子!回到家後,那令人心醉的脆皮香氣仍然瀰漫在空氣中,簡直讓人無法抗拒呀~而且,脆皮豬還附上洋蔥、辣粉、和小玉超愛的梅子粉!

踏輕脆皮豬VS新竹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品嚐脆皮豬:超認真介紹

有利脆皮豬烘烤特色

有利脆皮豬都是用精選的五花肉然後吊在特製的鐵筒裡,用炭火慢慢烘烤。每次烤都是約三十條,一整天差不多烤80條,真的建議要預定喔!

製作有利脆皮豬的過程真的超級細緻!他們堅持使用臺灣的活體豬,再加上他們的秘制香料一起醃製,再風乾15小時,然後又經過30小時的風乾淬煉、鎖住肉汁。最後還要再烘烤2小時,這樣整整32小時才完成一條!老闆你太辛苦了吧!看到那酥脆又香氣四溢的脆皮豬出爐,真的讓人口水直流,超級誘人!💕🐷🍴

有利脆皮豬的口感說明

小玉要推薦給大家有利脆皮豬的那個辣粉喔!吃起來超級像小玉最喜歡的卡拉姆久洋芋片的味道,而且最後那一點中藥的甘甜,真的是意想不到的驚喜!辣粉帶的那一點點刺激感,真的讓脆皮豬更加又香又辣,超級滿足啦!😋

而且搭配梅子粉真的是太有創意了!尤其當小玉覺得吃多了有點小膩的時候,撒上梅子粉之後感覺又可以再戰好幾塊呢!女孩子們真的要試試看喔~🐷🌶🍴

有利脆皮豬的口味

噢對了,小玉特地查了一下喔~有利脆皮豬在官網和實體店現在只推出了一種口味呢!雖然口味選擇不是很多,但對於像小玉這種有時候會猶豫不決、選擇性障礙的小姐姐來說,真的是太適合不過啦!不用再花時間選擇,建議跑現場會比較好~😆🛍

有利脆皮豬的門市位置

有些店鋪是否沒有在營業,務必去之前要先打電話喔

區域 門市名稱 門市地址 營業時間
總店 西大總店 新竹市北區西大路453號 週一至週日 12:00-20:00
雙北 新北淡水店 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26號1樓 週二至週日 15:00-23:00
週六、週日12:00-23:00
基隆店 基隆市七堵區南興路66-8號 週一至週日 10:30-20:30
(週三公休)
臺北臨江店 臺北市大安區臨江街110之一 週二至週日 07:00-13:00
週二至週日 17:00-24:00
新北新莊店 新北市新莊區自信街26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2:30
萬華三水店 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091店鋪 週二至週日 08:30-15:00
新北中和店 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148巷23弄36號
(勝利市場)
週二至週五 08:30-14:30
週六至週日 08:30-16:00
(週一公休)
新北永和店 新北市永和區勵行街81號 週一至週日 08:00-14:00
新北板橋店 板橋區民享街116巷1之1號
(板橋埔墘市場,埔墘蘿蔔糕-正對面)
週二至週日 08:00-14:00
週五週六加開 16:00-19:00
三重店 新北市三重區中央北路119號 週二至週五 12:00-17:00
週六至週日 08:30-17:00
三重忠孝店 三重區忠孝路二段68號 週一 15:00-23:00
週二:公休
週三至週五 15:00-23:00
週六至週日 14:00-23:00
蘆洲店 新北市蘆洲區得勝街72號 週一至週日 07:30-12:00
桃園 桃園南門店 桃園市桃園區南昌西街3號
(南門市場編號038店面)
週二至週日 08:30-14:00
(週一公休)
桃園八德店 桃園市八德區福國北街66號 週二至週日 10:30-20:00
(週一公休)
桃園南崁店 桃園市蘆竹區南竹路3之5號 週一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桃園龍崗店 桃園市中壢區前龍街59號 週二至週日 07:30-14:00
(週一公休)
楊梅埔心店 桃園市楊梅區新興街92巷2號 (籌備中)
新竹 竹北店 新竹縣竹北市竹仁街24號(第一市場)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園區店 新竹市東區寶山路442號 週一至週五 11:00-19:30
週日 11:00-20:00 (週六公休)
新豐店 (籌備中) (籌備中)
湖口店 新竹市湖口鄉中正路一段69號  
竹東店 竹東中央市場公園迴廊17號攤位
(客家傳統市場)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苗栗 頭份店 苗栗縣頭份市信東路二段35號 週一至週日 16:30-22:30
(週四公休)
苗栗店 苗栗市米市街73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臺中 臺中向上店 臺中市西區向上市場13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2:30
(週一公休)
臺中水湳店 臺中市北屯區中清路二段187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3:30
(週一公休)
臺中豐原店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122號 週二至週日 12:00-20:00
(週一公休)
臺中新光店 臺中市東區十甲路600號
(新光市場F03攤位)
週二、四至日 14:00-19:00
(週一、三公休)
臺中太平店 臺中市太平區太平路486號 週一至週日 07:30-19:00
臺中一中店 臺中市北區育才街29號  
彰化 彰化店 彰化縣彰化市中正路一段237號 週一至週日 09:00-20:00
彰化員林店 彰化縣員林市民生路77號 週二至週五 08:00-15:00
週六至週日 08:00-16:00
(週一公休)
南投 南投店 南投縣南投市南陽路94號 週二至週日 10:00-20:00
(週一公休)
南區 雲林虎尾店 雲林縣虎尾鎮中正路95號 週二至週日 11:00-20:00
(週一公休)
嘉義文化店 嘉義市文化路85號 週二至週日 17:00-24:00
(週一公休)
臺南國華店 臺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二段117-1 週二至週日 12:00-20:00
(週一公休)
臺南永康店 臺南市永康區中山南路282號 週二至週日 13:00-19:00
(週一公休)
高雄德民店 高雄市楠梓區德民路977號(三街59號) 週一至週四 14:30-19:00
高雄自由店 高雄市左營區自由三路261號(F區16號) 週二至週日 11:30-18:00
(週一公休)
屏東潮州店 屏東縣潮州鎮延平路357號
(潮州尚青黃昏市場新址)
週一至週日 13:00-19:00

踏輕脆皮豬與有利脆皮豬的終極結論評比

比較項目 踏輕脆皮豬 有利脆皮豬
口感 9.6/10 9.1/10
口味選擇 四種口味可以選擇 9.2/10 單一 8.5/10
官網購買便利性 官網時常推出優惠,真空包裝在家用氣炸鍋即可再次烹飪,選購商品眾多,可一站式全部購齊。 9.8/10 商品種類偏少,建議到現場購買比較新鮮。 9.0/10
總合評分 9.5/10 8.8/10

經過詳細的試吃評比後,踏輕脆皮豬與有利脆皮豬均有各自的特色與優點。有利脆皮豬的口感深受一部分人喜愛,雙方都有購物官網,對於懶人來說,多了購買的便利性。

然而,考量到口味的多元選擇,踏輕脆皮豬確實在這方面展現出優勢,為吃貨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綜合各方面因素後,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嘗試不同口味的食客,那麼踏輕脆皮豬絕對會是你的最佳選擇!

 

 

踏輕脆皮豬VS南投脆皮烤豬推薦評價現代都市生活中,尋找一道真正能夠觸動味蕾的料理不再是件容易的事。當我們被工作與生活的節奏推著走,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對於食物的要求和期待。然而,踏輕脆皮豬的出現,重新點燃了我們對美食的熱情。

踏輕脆皮豬,正如其名,每一口都散發著脆皮的香脆和豬肉的鮮美。它完美地體現了傳統烹調技巧與現代飲食趨勢的交融,使得這道料理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生活品味的昇華。踏輕脆皮豬VS南崁脆皮豬腳推薦評價

踏輕的獨特製作方法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夠品嚐到最上乘的脆皮豬。而它所帶來的便捷和快速,使得我們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也能輕鬆擁有一餐高品質的食物。踏青脆皮豬VS臺南脆皮豬腳推薦評價

總之,踏輕脆皮豬不僅僅是一道料理,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讓我們與踏輕脆皮豬共同度過每一個精彩的瞬間,享受那份獨特的美味和時尚的生活品味。踏輕脆皮豬VS高雄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只有桂花香如故 文/肖玲玲 午間與露和倩在單位大院里漫步。秋陽煦暖,微風送爽,空氣里氤氳著濃郁的桂花香。我們聞香逆源,沿小徑曲折前行,終于看到一排濃密如巨傘的桂花樹——乳黃的桂花開得密密匝匝,在金陽下閃耀著牛乳似的光澤。 “綠玉枝頭一粟黃,碧紗帳里夢魂香。”這是宋末詩人毛珝的詠桂詞,對桂花的描繪可謂形神兼備。讓人不由想象他在桂花樹下久久徘徊,流連忘返的情景。而我每天緊閉車窗,驅車從小徑經過,竟沒有發現桂花早就開好了。 “這些是銀桂,香味最濃烈,聞吃來都覺得甜沁沁的。院外馬路花壇里還種著金桂,香味帶著淡淡的桔子味。”露是伺弄花草的巧手,對桂花的品種了如指掌。我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發現馬路那邊著實開滿橙色的桂花,遠遠望去像結著無數個金桔。 “我們來摘些花,做桂花釀吧?”露眨巴著眼睛,左右張望。“不會做呀!”我聳聳肩,反問她:“難道你會做?”“我當然會!”露神氣地笑了,對我說,把摘下的桂花用竹篩裝著,再一層桂花一層鹽地擱著,讓風吹吹干。鹽會把膩在花蕊中的小蟲子熏出來。等去了水汽,再裝進玻璃罐中,一層桂花一層糖霜(很細很細的白糖)地放妥,不消半月,就可釀出濃稠如蜜的桂花酒。 露的描述十分誘人,我竟聽得呆了。然而倩卻嘟噥道,你們倆真是癡人說夢,連塑料袋都沒帶一個,怎么摘桂花?再說,大白天的在機關摘桂花,讓人看見多不好?倩給我和露兜頭澆了一瓢涼水,我們只好在滿樹繁花下深長地吸氣,讓桂花香氣貫穿五臟六腑,最后依依不舍離開。然而,往事卻在桂花香中隱隱浮動。 記得兒時,院子里長著一棵高大的桂花樹。每到深秋時節,樹下落滿一地粟米粒似的桂花,那香氣更是熏醉了每一個打樹下經過的人兒。桂香襲人的日子,院中的住戶仿佛都變得柔軟隨和,連平日里最潑辣霸蠻的周嬸,碰到鄰居,也會溫和地說一聲,“好香哦!”“好香哦!”一時成為鄰里的口頭禪兼招呼語。有了這棵桂花樹和滿院甜蜜的香氣,整個院落一團和氣。 粗糙的男孩們從樹上摘下桂花,你扔向我,我扔向你,打起了桂花仗,滿頭滿身沾上桂花,個個變成香人兒。乖巧的女孩們拿來小玻璃瓶,將桂花撿到瓶中,又好看又好聞。我和桑梅找來一塊碎花棉布頭,剪成兩塊四四方方的小布,學奶奶的樣子,各自穿針引線,將小布對拆,合攏,四周縫上,在開口處埋一根細繩,裝上桂花,將繩收緊,就成了一個鼓鼓的小香囊。我和桑梅一人脖子上掛著個桂花香囊,走在校園里格外惹眼。或許是那香氣實在太誘人,女生們爭相相仿,一時竟成為校園里的流行。 香港有部電視劇《八月桂花香》,演繹紅頂商人胡雪巖在亂世中與玉格格的一段感情。至今猶記得那首蒼涼幽婉的主題曲《塵緣》:“自在花開花又落,不管世間滄桑如何,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寂寞,只有桂花香暗飄過。”胡雪巖一生跌宕起伏,享盡榮華富貴萬般恩寵。可惜最終卻繁華落盡,不得善終。就如歌中所唱,一城風絮,只有桂花香飄過。 斯人已逝,惟有桂花香如故。遠逝的光陰,在瑣碎生活中日漸粗礪的心,讓我們對院中桂樹視而不見,連摘幾朵桂花都猶疑退縮,更別說耗費時間精力去做桂花釀。而那并不遙遠的過去,天真無邪的我們,為了一縷桂花香,可以一坐半響縫香囊。 紛擾的生活,頻繁的應酬,鋪天蓋地的信息,讓我們對鳥語花香變得鈍感。幸而,這午間神游,這甜沁的桂花香,引領我們偷得浮生半日閑,更讓我有了甜蜜的回憶。還好,還有桂花香如故! 又是一年桂花香 文/黃健 早上醒來,一陣熟悉的氣息裊裊而來。是桂花開了!趕緊下床推開窗,清涼濕潤的空氣裹著一縷縷襦濕的暗香沁入心肺,霎時神清氣爽,令人眩暈的醉! 循著馨香四處尋覓,才發現樓下的花壇里有幾株桂花已經悄然開放。一樹的綠葉下,那些清淡雅潔的淡黃色小花正徐徐地綻放著纖柔的嫵媚,幽幽地散發著芳香。它就是我所熟悉的江南女子般細膩溫潤的花兒,洗盡鉛華的淡然,羞羞怯怯,擠擠挨挨,簇擁在一起。若不是這清風帶來了花開的訊息,也許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躲在細長的葉子下的黃色小花。 我像個貪婪的孩子,閉上眼,深深地呼吸,恨不得讓那些甜濕的香味都深深地沁入心里。濃郁的馨香之中,我忽然恍惚,不知身在何處!花香如一縷縷鄉愁,悠悠然穿越歲月的罅隙,和沉淀在心底的記憶一起翻涌…… 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愛上了桂花。在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株百年老桂,枝繁葉茂。每年秋風掠過樹梢,金色的桂花就開了。一樹細碎錦簇,綻放得那樣清麗脫俗、酣暢痛快。馥郁芳香奢侈地漫空飄溢,十里氤氳。枝頭的那些小精靈常常頑皮地悠然而下,點綴在俊俏媳婦的發髻,落在莽撞少年的肩頭,鉆進慈祥老人的懷里。這時候,是沒有人去責怪它們,抖落它們的,大家任憑這些小精靈在自己身上歡笑嬉戲。 眼看花期就要過了,年邁的祖母會抱一條寬大的床單,小心地鋪在桂花樹下,然后輕輕晃動樹枝,頓時落英繽紛,好一場桂花雨!把散落在床單上的桂花蕊輕輕掬起,放在院子里風干,然后收在鐵盒子里。喝茶時加一點,就成了桂花茶,輕啜一口,滿齒盈香;在酒里浸一下,就成了桂花酒,色澤柔美,酒味香醇;用桂花和蜜糖可以腌制成桂花蜜,色如胭脂,可口宜人。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祖母做的桂花糕。我喜歡看著她粗糙的大手在層層桂花瓣和面團間靈活地滑動,然后忍不住挽袖和她一起搓面團。祖母把桂花糕細心地磨了一層又一層,抹了一遍又一遍。而我則把桂花糕當成玩物,所以做出來的桂花糕臃腫難看。當祖母把金黃金黃的桂花糕放進鍋里的時候,小院里就飄滿了濃郁的桂花糕清香,吸引著村里一群小鬼把灶臺圍得嚴嚴實實。“別急別急,每人都有份。”祖母嘮叨著,笑容卻一直浮在騰騰的蒸氣里,那溫暖的幸福就像花兒一樣盡情綻放。 許多年過去了,慈愛的祖母也已經離開了人世。不知道老家那棵桂樹是否依然花團錦簇,是否依然馨香滿園?這又一年的八月桂香里,我多想循著花香,重返我心靈深處的故鄉! 朵朵桂花,觸動了我的心靈 文/郭宇濤 我最愛的是家鄉的人情味,家鄉的泥土味,家鄉的桂花味兒。 光陰夏里,桂花十里飄香,那一年的桂花是開得最旺的時候。外婆家的院子里就有著一棵高大的桂花樹,桂花香從早到晚都散發著香氣。我的毛巾、我的被子都是大股兒的桂花味。 清晨,家鄉是美好的。外婆趕著早晨的露水與那清香的桂花味去挑揀樹上的桂花。外婆拿著一把大剪刀,熟練的將一朵一朵桂花剪下來。“外婆!那邊一點!”“我要那朵!”“這,外婆,這邊一點!”“外婆,我要那朵大的!”我的清亮的叫喊聲使得整個院子都“活”了過來,無不張揚著無限的活力。外婆把我叫到廚房,叫我把這些桂花去井池水里洗干凈,來做桂花糕吃。我高興地又叫又跳,跑到井邊,拉了一桶水上來,放在水里的桂花似羞澀的姑娘,張開著白色的舞裙。洗好之后,拿給外婆,我就呆呆的站在旁邊,看著外婆和面,將桂花摻和進面里,揉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大鍋里蓋上紗布。迷迷糊糊的我有些困了,便睡著了。 天色漸暗,夜晚很安靜,很清涼。我醒了過來,跑去問外婆:“我的桂花糕呢?”外婆走進廚房拿給了我一大塊香甜的桂花糕,我邊吃邊看天上圓圓的月亮。我問外婆:“月亮上有什么?”“住著一個人。”“誰?”“一個女子,叫嫦娥。”“她那里有桂花嗎?”“有,和咱院子里的一樣。”我充滿好奇的點了點頭。我想了想又說:“我覺得還是外婆的桂花好,外婆的桂花糕好吃。”外婆慈愛的摸了摸我的小腦袋。 轉眼間,桂花樹被砍倒了,院子里的一切都沒有了,我無意中看到了一朵很小的桂花,我不忍心摘它,只是靠近聞了聞,閉上眼。嘴里還有著一股淡淡的桂花味兒…… 又聞桂花香 文/吳麗 又到了秋高氣爽的日子,校園里的桂花也熱鬧地開放了。漫步校園,不時有清香襲來,和著一份欣喜盈滿全身至心靈。 初聞桂花香,是在學生時代——讀大專的校園里。學校位于荊州古城,是一所有著75歲校齡的名校,盡管她不夠年輕、不夠現代,卻是我們心目中的大花園。校園里花的品種,那可真叫一個多!迎春花、蘭花、桃花、鈴蘭、牽牛花、菊花、臘梅等等,還有好些花,我根本叫不出名字來,一年到頭,這些花兒按季節如期開放,讓整個校園天天都不缺少美。 記得那時候,賞花是女生們的最愛。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女生們帶上薄薄的席子和自己喜愛的書籍,三五成群地坐在花壇邊的草地上靜靜閱讀,但又經不住花的誘惑,于是便拿出相機,使勁地拍個夠。每逢新葉婆娑、綠樹成蔭之時,我們誰都不會選擇走出校門溜達,校園里有花的地方都成了我們的地盤。 尤其是每年的九月,那一排排桂花樹下的草地上,總是座無虛席,在蔥綠柔軟的草地上,我們或坐或躺,舉頭仰望,那一簇簇金黃的小花將桂樹裝扮得格外漂亮。深吸一口氣,令人神清氣爽,我們盡情沐浴在幽幽的暗香里,好不開心。 桂樹的葉子繁茂、四季常青,可供觀賞。桂花的作用也有很多,可以泡茶、做菜、入藥,具有鎮靜止痛、通氣健胃的作用。桂花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于是,諸多與桂花有關的美食如桂花湯圓、桂花糕、桂花茶、桂花酒便成為了很多人的最愛。 周末,我們往往帶著大塑料袋,將那些被風吹落在地的桂花統統撿起,拿到宿舍里沖洗干凈,然后悉心曬干,再燒上一大壺開水,將曬干的桂花放入開水中,便可以品嘗到自制的醇香的桂花茶了,這時滿屋子都會飄散著桂花的清香。五六個閨中密友紛紛聚攏來,嘰嘰喳喳說著體己話,三五分鐘就將一大壺桂花茶一飲而盡。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舒暢地開懷大笑。 一晃十五年過去了,我已從教十余年,我永遠清晰地記得那醇香撲鼻的桂花茶。每當桂花開放的季節,也總會想起學生時代那段難忘的美好時光! 桂花 文/齊晶晶 九月丹桂飄香,是桂花盛開的季節。 邁進校園,一陣陣撲鼻而來的桂花香使人陶醉其中,十幾米外的地方也可以聞到它的香味。 桂花總是擠在一起,像親密的小伙伴,并有秩序地排列著,一左一右,像兩個人手拉著手一起嬉戲。桂花有四五片花瓣,中間有螞蟻般大小的花蕊,真像童話故事中的拇指姑娘。拇指姑娘和花蕊一樣,都住在花朵里。 我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桂花有黃色的也有淡黃色的呢?趙老師耐心地告訴我說:“桂花可以分為兩種——金桂和銀桂,就是你看到的那兩樣。金桂是顏色比較深的,而銀桂就是顏色比較淡的。” 金桂和銀桂的顏色不一樣,那它們的香味也不同嗎?我摘下一株銀桂、一株金桂分別聞了聞,金桂比銀桂香多了。既然金桂比銀桂的香味濃,那它們的味道也肯定不同。我充滿自信地摘了一朵金桂、一朵銀桂嘗了嘗。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雖然金桂的香味濃,味道卻比銀桂苦多了。 桂花不僅氣味好聞,還大有用途呢。它可以用來泡桂花茶,做桂花糕、桂花飯等。怎么樣,它的用途很多吧。 桂花,我愛你。 桂花的馨香 文/紫慕 祖母的故居前生長著一棵桂花樹,祖母生前常說:“最喜桂花了”。 祖母離世后,我常回故鄉去,獨自來到故居前,看望這棵桂花樹。凝望滿樹碧綠的枝葉間一星星細細碎碎的小桂花,金黃著、嬌羞著。秋風里,搖曳的花枝顫顫的,仿佛在招呼著我,偶爾有幾朵輕輕飄落,星星一般地隨風飄遠,就將我帶回遙遠的往昔里去了。 祖父是一個地道的農民。有一年,家鄉遭了饑饉,年輕的祖父去南山外給家里換糧食,在那里祖父和祖母相識相愛了。祖母是一位教書先生的女兒,算是長在殷實之家,淑秀靈巧,又讀過一些詩書。祖父家中的光景雖讓祖母一家人極為反對,但祖母最終還是坐上了祖父的馬車出嫁了。 曾經只知讀書刺繡的祖母一下要面對一個農家艱難的生計,祖父一家人都搖頭。新婚的第二日,窗外的月光還幽幽地照著,院中卻有了打掃的聲響,祖母一身紅妝打掃院子的身影在黎明前的月色里妖嬈閃亮,她婚后的勤勞很快就讓全家人放下了一顆懸著的心。 從此,祖母與祖父一起勤儉持家,一家人似逆水之舟的日子卻也一直往前。祖母是一個靈巧的人,她用自己的靈巧將那一段貧瘠的光景打理得有聲有色。祖母先是在家中養起幾只母雞,又在院子里栽上各樣的菜蔬,雞蛋換來錢貼補一些家用,雞糞上過的地,菜色碧油油地使人垂涎。祖父與父親兄弟姐妹幾人的衣服鞋子也都是出自祖母之手,剪裁合體,針腳仔細,常是當年村里媳婦們女紅的樣板。兒時的記憶里,常有東家的婆婆,西家的嬸子在一個清早,敲著祖母的窗子問:“六嬸子,你家孩子爹的鞋樣呢,你家二妮春衫上的繡花呢?借來用用呀……” 家計并不寬裕,祖母卻依然樂善好施。我有一位嫁到鄰村的姑姑,我總覺得這位姑姑長相和父親的兄弟姐妹們沒有一點點的相像的地方,后來才聽母親說,那位姑姑原本不是祖母的女兒。有一年的初冬時節,村里來了一個十幾歲的叫花子,快入冬的天氣,還光著一只腳,恰巧讓祖母撞見,祖母就不由得眼睛一熱,心酸的不行,再打聽是甘肅來到關中討飯的,家中無計生存,跟著一個族人出門討飯途中走散了。祖母一再勸說祖父收留這姑娘,祖父也是一個良善的人,雖是家道艱難,但還是一聲嘆息算是應允,從此后我就多了一位姑姑。姑姑長到出嫁那天,雖嫁到不遠的鄰村,花車出了門,祖母還是呆呆地坐在炕頭一把把地抹淚。 父親的兄弟姐們逐漸長大,各自成家后就相繼離開了老屋,祖父離世早,之后祖母就獨自一人住著,直到我9歲那年父母離婚,他們各自成家,我便與祖母在老屋里相依為命。祖母畢竟是一個讀過詩書的人,對我讀書的事敦促得極為緊促。她常慈愛地望著我說:“我娃兒要好好讀書,那是讓我娃兒長翅膀呢……” 秋風里,沉浸在一樹桂花的郁郁馨香中,凝望這一樹貌不出眾、色不誘人,但卻“淡雅輕黃”“情疏跡遠”而又馥香自芳的桂花在風中靜默飄搖,我回憶的思緒里關于祖母的前塵往事,伴著淚水在眼前汩汩而出。 >>>更多美文:好文章

“媽,我真笨,投了幾十篇文章,一篇也沒登過!”我心灰意冷地對母親說。高考結束后,我開始學寫作。每天,我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寫了一篇篇文章,然后放在信封里投進郵筒。可兩個月下來,一篇也沒登,我不禁心灰意冷,牢騷滿腹。 母親一邊剝著毛豆,一邊淡淡地說道:“我不懂什么寫作,更不懂什么投稿,但我知道這樣一句話,歲月漫長,值得等待!你才寫了兩個月,就這么急吼吼的,肯定你的心態有問題!” 母親不疾不徐的一席話,讓我一愣,并靜靜思考起來。我自我感覺寫作水平還可以,高考作文寫得也很好,就開始嘗試寫作,想讓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不過寫了兩個月沒見發表,就開始心灰意冷,牢騷滿腹了。母親說我的心態有問題,看來,真的有問題。 我的心態開始變得平和起來。大學期間,我利用空閑時間,依然堅持寫作,然后投出去。班上我用的郵票最多,投出去的信件也最多,同學們總是疑惑我怎么有那么多信件要寄? 大學畢業的最后一個學期,我的一篇散文終于刊登在了一家雜志上。說來也奇怪,第一次發表文章,我竟沒有特別的喜悅和激動。我想起了母親說過的一句話,歲月漫長,值得等待!看來做任何事都急不得,只有耐得住寂寞,堅持不懈,才會有所收獲。 以后無論做什么事,我都不急于求成,我覺得等待是最好的結果。 閱讀老舍先生的《貓》,看到文中有這樣一段精彩描述: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可是,及至它聽到點老鼠的響動啊,它又多么盡職,閉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拉倒。 老舍先生將貓捉老鼠前的等待過程,刻畫得入木三分,躍然紙上。對于貓來說,要想捉到鼠洞里的老鼠,必須等待。只有等待,才有希望。 看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小說《基督山伯爵》,小說的末尾基督山伯爵給一對年輕戀人寫的告別信中有這么一句話,我一直記憶猶新。 信中說:我心愛的孩子們,你們要快樂幸福地生活下去,而且永遠不要忘記,在上帝為我們揭示未來之前,人類的所有智慧就包含在這兩個詞里——等待和希望。 人生中,正是有了一個又一個充滿希望的等待,才有了蓄勢待發、枕戈待旦的過程。 歲月漫長,值得等待。 >>>更多美文:美文閱讀

快樂的元旦 文/張偉 年一度的元旦又來了,為了慶祝元旦,我們學校將舉行慶元旦文藝活動。 活動開始了,同學們用歌聲與舞蹈,表達了對新年到來的喜悅以及對新一年的憧憬。首先,是班級的小合唱《其多列》,舞蹈《小蘋果》。接著是個人的才藝展示,一年級的李國豪代表學校去參加獨唱比賽還獲得了一等獎,他的歌聲真的很好聽。活動更加精彩了,我們和舞蹈隊的同學們,一起跳起了歡快的大三弦,隨著節奏,我們盡情跳舞…… 最后是頒獎儀式。老師給參加比賽獲獎的、平時學習成績表現突出的同學頒發獎狀。此時,我擔心自己的書法比賽沒獲獎。聽著老師一個一個地叫名字,我心里很緊張,念到三年級了,我的耳朵像兔子耳朵一樣,豎起來聽著,生怕聽不到。終于聽到老師叫我了,“張偉獲書法比賽二等獎。”我激動極了。 這個元旦我很快樂,因為我又有了進步。 元旦禮贊 文/魯庸興 新年已經伴著冬天的童話與浪漫,攜著元旦、春節的企盼即將登場,2016年淹沒在了時間的天空。一年又過去了,讓我們輕輕地揮揮手,對逝去的日子說聲再見!讓我們張開熱情的雙臂,擁抱美好的2017年。 站在新年的門檻前,迎新辭舊,感慨萬千:過去的一年,不管是憂傷,還是快樂,是失意,還是輝煌,是失敗,還是成功,都已成為歷史,如過眼云煙,而現在完全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新的歷程,新的起跑線,新的景象,新的感受,新的機遇,新的思路,新的計劃,新的局面,新的挑戰……但愿時光的風雨洗滌去昔日的迷惘與怨咎、但愿良辰的霞緋招引來今朝的生機與清遒、但愿元旦的曙光照亮輝煌的前程、壯美的神州。翻開日歷的扉頁——元旦,我們應該知道怎樣用汗水和心血撰寫簇新的卷首。 元旦帶給我們的永遠是一種“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心境。站在2017年的窗口前,親吻那第一縷陽光,把我們里里外外照亮,把世界洗刷個干干凈凈,我們把快樂保存、把痛苦刪除。元旦充滿生機和希望,元旦充滿生氣與風流。新年是一幅幅歡快的油畫,每一筆的涂抹,都充滿一種溫暖的氣息;新年是一行行押韻的詩句,每一句靈感的迸發,都飽含一種殷切的心愿;新年是一首首動聽的歌謠,每一段的吟唱,都凝聚著一種給力的精神;新年是一篇篇精彩的故事,每一次的講述,都在傳遞領悟到的思想的升華。 元旦的豪壯獻詞給人以生活的溫馨、奮斗的鞭策、進軍的鼓號。揮手2016,我們的心情感慨萬千:總有一種過去的拼搏,讓我們無怨無悔;總有一種汗水的流淌,在海納百川的胸懷中延續。擁抱2017,我們的內心豪情萬丈:總有一種未來的展望,讓我們信心滿懷;總有一種夢想的綻放,飄動在感恩生命的坦蕩路途。 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微笑著,歌唱著,祝福著,邁著大步走向春天,去迎接又一個盛世華章。 元旦,也是年 文/郝再富 童年時期的元旦,過得十分簡樸。 元旦這一天,大隊、小隊隊房大門口的垛子上,村小學的榪頭上都要張貼幾幅“歡度元旦”的紅色斗方兒,在街道兩側醒目的墻壁上斜著貼一些條形的彩色標語,整個村落就一下子有了節日的氣氛。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動干鍋,麻油燒開時的那一股濃香的味道溢出低矮的土屋,彌漫在山村的角角落落,飄蕩在角角落落的上空。凝聚了故鄉濃濃的風情風韻,詮釋著大山深處哪一種鄉村溫馨、祥和的底色和濃濃淡淡的古韻風情…… 當時,我正在村小讀書。陽歷年的前幾天,我們除了上課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排練節目。每天吃過下午飯后就來到學校,在老師的指導下一遍一遍地反復排練著每一個節目,節目的形式大多是合唱,排練的內容多數是《在北京的金山上》、《閃閃的紅星》、《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等當時最為流行的歌曲。排練時老師都要給每一首歌曲設計一種隊列的造型,編排一些能表現主題的動作,做到律動與節拍的和諧統一。我們每個孩子都穿著臃腫的衣服,滿懷激情用盡全身的力,扯足嗓子唱著每一首歌。那一首首歌曲鏗鏘有力、跌宕起伏、催人奮進的節奏,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烙上了純真的思想印跡。 大人們也不閑著,他們白天打井、修水庫、搞農田基本建設,晚上也要排練節目。他們排練的是《紅燈記》、《沙家浜》、《白毛女》等劇本的整場戲。大人們演戲都有專門的行頭,各角色都有各自的服裝,穿上服裝后都挺像一回事兒,不亞于電影里的演員。我最喜歡《沙家浜》里郭建光穿的那一身衣服,筆直的褲子,展刮刮的上衣,穿在身上十分精神。 終于等到陽歷年這一天了。演出前,村禮堂門前在鼓架上支起了大鼓,掛起了銅鑼。一個后生一手打鼓一手敲鑼,一陣緊一陣慢,手若翻花,一派陽光之氣,發出驚天動地的響聲,鼓鑼聲聲招呼著全村的老老少少。婦女們趕緊收拾好碗筷、關好門窗、圈好雞豬,穿上吊面皮襖圍上自己喜愛的頭巾;小伙子們用梳子蘸上水把頭梳理得亮亮晶晶;大姑娘們把辮子辮得緊緊的還扎上了紅頭繩,穿上自己平時不舍得穿的衣服;男人們叼著煙斗,個個身上還留有炸糕的香味兒一撥一撥來到了禮堂……晚上的節目一看,陽歷年也就算過了。 那個時代鄉村文化落后、生活貧困,沒有什么現代化的文化娛樂活動,但自練自演的文藝節目豐富了山村的文化生活,給成年累月勞作的人們補給了精神食糧。故鄉的陽歷年積淀了那個年代鄉村濃重的文化底蘊,創造了厚重的鄉村歷史…… 元旦,別樣的記憶 文/魏益君 記不清是哪年的元旦了,大概是我六、七歲吧。那時生活還比較貧困,但是過小年(農村稱元旦為小年)總得吃上頓白面饅頭。終于可以吃上白面饅頭了,我讒涎欲滴。可當我拿起大啃一口時,卻愣住了:原來白面只是一層皮,里面是玉米面。母親說:“吃吧,這是銀包金,吉利!”我知道,這是因為家里窮吃不起白面,母親便有了這樣的“杰作”。但“銀包金”總比地瓜煎餅強多了。那個元旦,我們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最后只剩下三個饅頭。母親當時就給我和弟弟分了,弟弟兩個,我一個。我怕第二天都被弟弟吃了,便把屬于我的那一個收起來,用紙包了,放在床頭。誰知,夜里卻被弟弟的一泡尿給淹了,害得我心疼了大半年。 讓人懷舊的元旦,當是1990年。那年元旦前夜,部隊和駐地群眾舉行新年團拜會,千余名官兵與駐地村的鄉親們齊聚部隊禮堂廣場,共話軍民魚水情。震天的禮炮,燦爛的禮花,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場面。 團拜會結束后,政治處主任讓我將團拜會的內容形成一篇稿子,送給地方媒體。稿子寫完了,可我卻犯了愁,這樣時效性強的稿子,報紙顯然不可能用,送給廣播電臺,新年元旦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值班。 當我抱著僥幸一試的心態來到市廣播電臺采編室,驚喜還真的有人值班。值班同志正在伏案書寫,見我進來,直起身子,沖我友好地笑笑。 我將稿子遞過去,他看過后大聲地說:“原來你就是魏益君啊,真是久仰。經常在報上看你的作品呢!” 我也趕緊請教對方大名,他說他叫王龍泉。其實,王龍泉這個名字對我一點也不陌生,不僅《青州報》每期都有王龍泉的名字,市報、省報也經常看到他的文章。 那天,我們一見如故,交流了很多有關寫稿投稿的事。分別時,王龍泉囑咐我以后多給電臺寫點稿子,并笑著說電臺也有稿費的。當晚,我那篇《焰火花開堯王山》的報道便在廣播電臺播發了。 記憶尤新當屬2001年的元旦。那年元旦前夜,當時我在《臨沂日報·平邑版》工作。那一晚,為了趕發縣委書記、縣長的元旦祝詞,當晚成稿,當晚排版。由于成稿急,再加上微機照排系統剛組建不久,業務不熟。當我們校對無誤傳完版時,已過午夜12點。饑腸轆轆的我們,來到夜市的小吃攤。社長非要老板包水餃。我們不解,大半夜的吃什么水餃?寒冷的星星下,我們端起溫熱的酒杯,就聽社長說:“新年好!”我們一愣,接著笑了。是啊,端起酒杯,我們已經在新的一年了,難怪社長非要吃水餃啊。 啊,又是一個元旦如期而至,我想回到鄉村,與我聯系幫包的貧困戶再創一個難忘的元旦回憶。 >>>更多美文:好文章

AAWR18EW58WF


踏輕脆皮豬VS板橋脆皮五花豬推薦評價
踏青脆皮豬VS板橋脆皮豬腳推薦評價 》極致對決:傳統脆皮豬 VS 新派脆皮豬

arrow
arrow

    t62e2kz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